学生风采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 —以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为个案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
—以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为个案
一、新洲区三店街留守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的基本情况
新洲区地处武汉市东北部、大别山余脉南端,长江中游北岸,是武汉市的一个新城区。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区,新洲区百万人口中农村人中占七成以上,外出务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据武汉妇联统计,截至2016年三月底,武汉共月留守儿童42556人,主要分布于6个新城区。其中新洲19337人,黄陂17672人,江夏2980人,蔡甸1535人,汉南816人,东西湖区216人,可见新洲农村留守子女人数偏多,其中辛冲、旧街、三店、汪集、李集、仓埠等六个街镇均超过2000人。
三店街位于新洲区北部,东连潘塘街、徐古街,南接旧街街邾城街,西临举水街,与凤凰街隔河相望,北接麻城市铁门乡。全街面积118.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5071公顷,人口8.32万。大部分农民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或者长期在外地打工。
2.新洲区三店街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基本情况分析
三店村田比邻106国道,柳明公路从这里穿过,小商品市场已成为一方经济的支柱,杨湾村“七分水面三分田”,水产养殖业起步比较早,养殖规模空前,这两个村经济比较发达;黄岗村地处北部丘陵,朱杨村土地贫瘠,这两个村的经济发展受自然、交通环境制约,2017年人均收入与三店村、杨湾村相差1000元以上。2016年至2017年人均收入差距由1500元增至2000元左右。收入的差距导致了“留守子女”的增加。其数据统计如下:
2013年-2017年留守子女情况分布表 | |||||||||||
年份(人1%) | 2013/人% | 2014/人% | 2015/人% | 2016/人% | 2017/人% | ||||||
留 守 子 女 | 三店村 | 10 | 8.47 | 12 | 9.7 | 11 | 8.6 | 14 | 9.5 | 13 | 8.1 |
杨湾村 | 14 | 11.8 | 13 | 10.5 | 12 | 9.4 | 13 | 8.8 | 15 | 9.4 | |
黄岗村 | 44 | 37.2 | 47 | 37.9 | 48 | 37.5 | 57 | 38.5 | 63 | 39.4 | |
朱杨村 | 50 | 42.4 | 52 | 41.9 | 57 | 44.5 | 64 | 43.2 | 69 | 43.1 | |
总计 | 118 | 124 | 128 | 148 | 160 |
上表显示,黄岗村、朱杨村两个村的“留守子女”的人数是三店村、杨湾村的近4-5倍;而且逐年呈上升势头。这期间不排除一人外出带动多家的因素,但不可否认地反映了留守子女的人数的多少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负相关。经济越发达,留守子女数越少,反之越多。
(2)留守子女的人数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逐渐向低龄儿童发展蔓延。
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已逐渐被有一定经济基础或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人们占有,导致农村失地或失业农民激剧增长而面临着富余劳动力大转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和生活成本上升,人们要想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大多不得不外出打工,去谋求经济和技能的积累,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意味着农村留守子女将伴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而长期存在,由此造成越不越多的孩子被他们的父母忍痛抛舍在家中。下面是2013年-2017年上述四个自然村留守子女学龄结构比较表。
2013年-2017年留守子女学龄结构比较表 | |||||||||||
年份 | 2013/人 | 2014年/人 | 2015年/人 | 2016/人 | 2017年/人 | ||||||
学龄段 | 小学 | 初中 | 小学 | 初中 | 小学 | 初中 | 小学 | 初中 | 小学 | 初中 | |
留 守 子 女 | 三店村 |
| 10 |
| 12 | 1 | 10 | 2 | 12 | 3 | 10 |
杨湾村 |
| 14 |
| 13 | 1 | 11 | 1 | 12 | 3 | 12 | |
黄岗村 |
| 44 |
| 47 | 13 | 35 | 16 | 41 | 19 | 44 | |
朱杨村 |
| 20 |
| 52 | 15 | 42 | 19 | 45 | 21 | 48 | |
总计 |
| 118 |
| 124 | 30 | 98 | 38 | 110 | 46 | 114 |
上表表明,取样的四个自然村留守子女人数不仅急剧增长,而且留守的趋势也向低龄儿童蔓延。留守总人数由2013年的118人增加到2017年的160人,其中小学留守总人数由2013年0留守一下子增至2017年的46人。农村留守子女的急剧增长并逐渐向低龄儿童发展蔓延无疑给他们的教育问题带不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二、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并非千篇一律,一概而论,但还是有其成因可究。调查显示,问题的形成与下面两个方面有直接的联系。
1.社会环境缺失
一方面是人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各式各样的游戏厅、网吧等游乐场所,吸引着他们,由于缺少父母监管,而监护人不力,加之控制能力不强和分辨能力较差,时常进入这些游乐场所,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一部分留守子女更加肆无忌惮,且不能自拔。另一方面中国最柔弱、最贫瘠的地方就是农村,而且越是最贫瘠的地方留守子女越多,而农村中最脆弱的群体就是留守儿童。
1.家庭教育缺位
一方面留守子女大多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的监护。这两类人基本没有能力和意识去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而他们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问题积累多了,势必影响学习成绩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缺位导致留守子女心理异常,与他们的同龄人相比有天壤之别。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自卑、过敏、自责心理。他们常因为家境贫穷而自卑;因为过份看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担心别人取笑和否定而产生过敏心理。
三、对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建立完善关爱农村留守子女的机制
2.鼓励打工人员自主创业、就近就业
3.加强农村学校管理
4.加强农村家庭管理